華聯股份是做什么的(華聯股份會被st嗎)

為大家解答關于 華聯股份是做什么的,針對“華聯股份是做什么的”的話題,財都小生為你搜集了相關文章, 資產受讓方背景引關注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來看華聯股份是做什么的咋回事。
聯想到前三季度華聯股份緊張的現金流狀況,該舉不禁引起業內議論紛紛:是向輕資產運營轉型抑或是為緩解資金壓力,華聯股份此舉究竟意欲何為?
近日,中國網財經記者就此走訪華聯股份北京總部。面對記者提出的諸多疑問,華聯股份董秘周劍軍回應表示:“說(向輕資產運營)轉型為時尚早,更愿意說它是一次嘗試。”至于市場上質疑的此舉是否與現金流緊張有關,周劍軍則給予了否定的答復。
試水輕資產運營
事情起因正是華聯股份近期發布的兩則公告。
9月27日,華聯股份發布公告顯示,擬將其所持的控股子公司萬貿公司60%的股權、全資子公司合肥公司100%的股權及青海公司100%的股權轉讓。受讓方分別為新加坡PETRA1、PETRA2、PETRA3。轉讓價共計25773.69萬美元。
不到一個月后,10月23日,華聯股份再次發布公告,擬將所持的全資子公司成都公司、內江公司及大連公司100%股權轉讓。而受讓方亦為新加坡PETRA4、PETRA5、PETRA6。該三家子公司轉讓價共計14997.04萬美元。按照當前美元匯率計算,上述六家子公司股權轉讓后,華聯股份可獲得近25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公告,此次華聯股份股權轉讓的同時,與受讓方簽署物業管理服務的相關合同,擬轉讓股權的子公司旗下購物中心依然由華聯股份進行運營管理。對此,不少業內人士猜測華聯股份此舉意在向“輕資產運營”轉型。
“這其實是一次(輕資產運營的)嘗試”。華聯股份董秘周劍軍表示。
周劍軍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解釋了如此舉措的其中緣由。他指出,獲取物業造成的高額融資成本和逐漸增加的折舊攤銷金額,是華聯股份長期面臨的兩大問題,這導致了華聯股份凈利率不高。“雖然隨著運營能力的加強,物業不斷增值,但若不出售,其增值是無法體現的。為了平衡股東長期和短期利益,出售部分成熟的物業,如此一來,增值部分能體現在當年的利潤里。” 周劍軍表示。
近年來,輕資產運營儼然成為商業地產行業熱議的話題。由于意識到在高額投資拿地、迅速轉化成銷售的傳統重資產模式下,房企或許將面臨更大的資金和運營壓力,不少企業將目光投向了“輕資產運營”。
“‘輕資產運營’是中國房地產成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在亞太商業不動產學院院長朱凌波看來,輕資產是當今商業地產行業的發展趨勢。朱凌波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在國外尤其是在美國,這種模式是非常成熟的,開發商、投資商、運營商要專業分工,各司其職,這樣購物中心的發展才能進入到健康持續的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網財經記者查閱公告發現,前述轉讓將分別給華聯股份帶來3.4億元及0.44億元的一次性投資收益,且將為其增加咨詢管理收入,降低財務費用和折舊攤銷;但卻也將導致其每年凈利潤或減少約3500萬元,主營業務收入或減少約人民幣 1.25 億元。
除此之外,10月30日華聯股份披露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前三季度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15.65億元。對此某券商分析人士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接連出讓六家子公司股權,如果僅僅為了試水輕資產運營,而犧牲每年凈利潤和營收的代價有些大。華聯股份前段時間擴張過快,導致現金流緊張,在這個時候出售資產,很難不把它和資金鏈問題聯系起來。”
而周劍軍則對中國網財經記者回應稱:“對于上市公司,融資渠道挺多,并且也是暢通的。因此并沒有(資金鏈)這方面的問題。”
東英金融集團總裁全數收購
在這場涉及6家子公司的交易中,受讓方的背景情況也備受關注。作為受讓方的六家新加坡公司基本情況相似。不過蹊蹺的是,它們成立日期皆為今年9月12日,注冊資本均僅有100新加坡元。
為何這幾家成立不久、注冊資金僅一百新加坡元的公司會成為華聯股份的交易對象?對此,周劍軍坦承:“這些公司顯然是為了收購而新設的公司,而我們主要的交易對手是張高波先生這個人。”
記者獲悉,周劍軍口中的“張高波”是上述六家新加坡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同時據公開資料顯示,張高波目前擔任香港東英金融集團合伙人兼行政總裁,全面負責該集團的經營管理及業務發展。
“外商對境內商業物業很看好,但由于外商直接購買、管理運營境內的物業較為困難,所以會選擇投資境內的物業,但把運營權交給華聯股份。”周劍軍解釋道。
然而華聯股份與香港東英金融集團總裁張高波的合作究竟會持續多久,現在仍是未知數。不過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100%的股權轉讓或許會讓合作在未來蒙上一層陰影。“盡管物業方以前對運營方的團隊是認可的,但若雙方沒有股權關系,純粹是委托關系,將來可能會存在不穩定性。” 亞太商業不動產學院院長朱凌波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
對此,周劍軍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持股低于百分之五十都沒有控制權。另外,轉讓物業時,華聯股份簽署的合同有兩個前置條件:一是擁有物業管理運營權,二是在對方要出售股權時,華聯股份擁有優先回購權。并且這會是一個長期合同。”
作為國內唯一純粹購物中心運營商,向社區型購物中心轉型后的華聯股份經過多年的探索,在商業地產行業占得一席之地。而華聯股份此次試水輕資產運營,無疑也會讓業內外對華聯股份未來之路充滿好奇。
“這是一次嘗試,未來一兩年內暫時也不會再考慮(出售資產以試水輕資產運營)。首先,若想要通過物業增值來盈利,就要有較多物業;第二,我們會對出售行為做評估,觀察出售后市場有何反映,對華聯股份運營能力有何影響,然后再考慮下一步怎么做。”周劍軍表示。
華聯股份是做什么的,現在,你了解 華聯股份是做什么的(華聯股份會被st嗎)了么?本文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會喜歡。聲明:該內容系中國網網友自行發布,所闡述觀點不代表本網(橡膠經濟網)觀點,如若侵權請聯系財都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