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macd線(macd線)

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是Geral Appel 于1979年提出的,它是一項利用短期(常用為12日)移動平均線與長期(常用為26日)移動平均線之間的聚合與分離狀況,對買進、賣出時機作出研判的技術指標。
MACD-公式算法
DIFF線 (Difference)收盤價短期、長期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間的差
DEA線 (Difference Exponential Average)DIFF線的M日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
MACD線 DIFF線與DEA線的差,彩色柱狀線
參數:SHORT(短期)、LONG(長期)、M天數,一般為12、26、9
公式如下所示:
加權平均指數(DI)=(當日最高指數 當日收盤指數 2倍的當日最低指數)
十二日平滑系數(L12)=2/(12 1)=0.1538
二十六日平滑系數(L26)=2/(26 1)=0.0741
十二日指數平均值(12日EMA)=L12×當日收盤指數 11/(12 1)×昨日的12日EMA
二十六日指數平均值(26日EMA)=L26×當日收盤指數 25/(26 1)×昨日的26日EMA
差離率(DIF)=12日EMA-26日EMA
九日DIF平均值(DEA)=最近9日的DIF之和/9
柱狀值(BAR)=DIF-DEA
MACD=(當日的DIF-昨日的DIF)×0.2 昨日的MACD
應用原則
在目前的技術分析軟件中,MACD[1]?常用參數是快速平滑移動平均線為12,慢速平滑移動平均線參數為26。此外,MACD還有一個輔助指標——柱狀線(BAR)。在大多數期貨技術分析軟件中,柱?狀線是有顏色的,在低于0軸以下是綠色,高于0軸以上是紅色,前者代表趨勢較弱,后者代表趨勢較強。
下面我們來說一下使用MACD指標所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1.當DIF和DEA處于0軸以上時,屬于多頭市場,DIF線自下而上穿越DEA線時是買入信號。DIF線自上而下穿越DEA線時,要是兩線值還處于0軸以上運行,就只有視為一次短暫的回落,而沒法確定趨勢轉折,此時是否賣出還需要借助其他指標來綜合判斷。
2.當DIF和DEA處于0軸以下時,屬于空頭市場。DIF線自上而下穿越DEA線時是賣出信號,DIF線自下而上穿越DEA線時,要是兩線值還處于0軸以下運行,就只有視為一次短暫的反彈,而沒法確定趨勢轉折,此時是否買入還需要借助其他指標來綜合判斷。
3.柱狀線收縮和放大。一般來說,柱狀線的持續收縮表明趨勢運行的強度正在逐漸減弱,當柱狀線顏色發生改變時,趨勢確定轉折。然而在一些時間周期不長的MACD指標使用過程中,這一觀點并沒法完全成立。
4.形態和背離狀態。MACD指標也強調形態和背離現象。當形態上MACD指標的DIF線與MACD線形成高位看跌形態,如頭肩頂、雙頭等,應當保持警惕;而當形態上MACD指標DIF線與MACD線形成低位看漲形態時,應考慮進行買入。在判斷形態時以DIF線為主,MACD線為輔。當價格持續升高,而MACD指標走出一波比一波低的走勢時,意味著頂背離出現,預示著價格將可能在不久之后出現轉頭下行,當價格持續降低,而MACD指標卻走出一波高于一波的走勢時,意味著底背離現象的出現,預示著價格將很快結束下跌,轉頭上升。
5.牛皮市道中指標將失真。當價格并不是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運行,而是保持水平方向的移動時,我們稱之為牛皮市道,此時虛假信號將在MACD指標中產生,指標DIF線與MACD線的交叉將會十分頻繁,同時柱狀線的收放也將頻頻出現,顏色也會常常由綠轉紅或者由紅轉綠,此時MACD指標處于失真狀態,使用價值相應降低。
用DIF的曲線形狀進行分析,關鍵是利用指標相背離的原則。具體為:要是DIF的走向與股價走向相背離,則是采取具體行動的時間。然而,按照以上原則來指導實際操作,準確性并沒法令人滿意。經過實踐、摸索和總結,綜合運用5日、10日均價線,5日、10日均量線和MACD,其準確性大為提高。
其它預測原則
當 MACD 與 Trigger 線均為正值,即在 0 軸以上時,表示大勢仍處多頭市場,趨勢線是向上的。而這時柱狀垂直線圖(Oscillators) 是由 0 軸往上升延,能夠大膽買進。
當 MACD 與 Trigger 線均為負值,即在 0 軸以下時,表示大勢仍處空頭市場,趨勢線是向下的。而這時柱狀垂直線圖 (Oscillators) 是由 0 軸上往下跌破中心 0 軸,而且是在 0 軸下展延,這時應該馬上賣出。
當 MACD 與 K 線圖的走勢出現背離時,應該視為股價即將反轉的信號,必須注意盤中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