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票滬指【】

我們分開看。
先看什么是“指數(shù)”。
來,玩一個游戲。
比方說你要給你家領導匯報,匯報股市今天是漲是跌。
如果股市里只有1支股票,想知道整個股市在這一天的漲跌情況是很容易的,只要看這支個股票的漲跌就行了。
但顯然股市里面不會只有1支股票,好歹也得有……兩支股票吧。
這時候想描述股市漲跌,就沒那么容易了。
比如A股票漲了10%,B股票跌了5%,你說今天整個股市算是漲了還是跌了?
總得有個評價標準吧,這個時候就出現(xiàn)了指數(shù)這個東西,用來指示整個股市的漲跌情況。
指數(shù)的“指”字,是 “指示”的意思。
我們一起做一個指數(shù)出來,大家就徹底理解了。
還是剛才說的那個有2支股票的股市,我們假設A股票市值40億,B股票市值60億。
市值,就是指這家公司的股票總數(shù)乘以每股股價。
A、B兩家公司的市值加起來是40 60=100億。
這時候我們建立一個指數(shù),就叫天馬指數(shù)吧。
我們規(guī)定,100億對應的指數(shù)點位是3000點。
這個3000點是隨便設的,愛設成什么都行。
第二天,A股票漲了10%,它的市值變成了40*(1 10%)=44億;
B股票跌了5%,市值變成了60億*(1-5%)=57億;
A和B兩個股票的市值相加等于44 57=101億。
用第二天101億的總市值除以第一天100億=1.01。
再用1.01乘以初始點數(shù)3000點,就得出了天馬指數(shù)在第二天的點位:3030點。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去向領導匯報:領導,股市漲了,從3000點漲到了3030點,漲了1%。
這就是指數(shù)。
那什么是上證呢?
上證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
A股一共有三個交易所,分別是 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還有剛剛成立的北京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一共有2000支股票。
要怎么體現(xiàn)這2000支股票的漲跌呢?
那就按照剛才我們剛才編天馬指數(shù)那個流程,編個指數(shù)出來不就完了嘛。
這,就是上證指數(shù)了。
上證指數(shù),是所有指數(shù)里面,名聲最大的。為啥呢?
因為它是最早的,幾乎是A股第一個指數(shù)。
以至于很多時候,新聞啊、電視節(jié)目上說大盤怎么怎么樣了,說的就是上證指數(shù)。
以后你再聽見別人說,大盤上漲1%,哦,你就知道,這說的是上證指數(shù)。
但是除了上證,A股還有深證的2500支股票呢。
所以上證指數(shù)并沒有辦法完整的代表整個A股的漲跌。
它只能代表一半嘛。
那應該怎么辦?
后來,在2004年的時候,中證指數(shù)公司,又開發(fā)了能夠代表整個A股的指數(shù),叫滬深300指數(shù)。
滬深300就是從滬深兩市里選出最大的300家公司進行跟蹤。
所以它比上證指數(shù)更全面。
因此,現(xiàn)在專業(yè)投資機構都是在用滬深300來做標桿。
基金經(jīng)理啊,都是跟滬深300比業(yè)績,沒人去跟上證指數(shù)比業(yè)績。
滬深300指數(shù)還是很給力的。
從2004年底到2021年9月,這個指數(shù)的點位從1000點漲到了4800點,年化收益率10%。
這個業(yè)績真的是很不錯的。
所以我們普通投資者,平時也少看上證指數(shù),多看滬深300。
再聽見有人說:哎呀這個A股不漲啊,總是3000點啊。
你就可以義正言辭的告訴他:滬深300,都4800點啦,快5000點啦!
醒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