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軒出柜【到底什么是出柜】

我們都知道出柜意味著宣布自己是同性戀,那么,出柜一詞的來由是什么呢?
據(jù)喬治·昌西對整個當(dāng)代同性戀文化歷史一書《紐約同性戀》的記錄,“衣柜”一詞直到上世紀(jì)60年代才被同性戀者用作隱喻詞。在這之前,并沒有“在同性戀運動記錄,或者是同性戀小說、日記、信件中出現(xiàn)” 。“出柜”一詞一開始并不是指從躲藏的地方出來,而是加入到同伴之中。這個詞從上流女子舞會里借用過來的,因為在這種場合中,年輕女子正式介紹到社交圈會時,都稱作“出柜”。后來出柜一詞是英文“come out of the closet”的直譯(從衣柜里出來),指公開性傾向、性別認(rèn)同。相對的,如果不愿意表達(dá)自己的性傾向,則稱之為“躲在衣櫥”(Closeted)或“深柜”。
其實gay不是什么新鮮東西,從古至今都有,gay也分先天和后天的,先天的是指他們這些人身上都有同性戀基因(gay genes),是影響人和動物性取向的基因。而后天的多是受到了一些感情上的挫折或打擊,從而轉(zhuǎn)變了性取向。在我國古代,就有“斷袖之情”、“龍陽之好”的描寫,那就是描繪同性之愛的,現(xiàn)在大家知道的也有蔡康永、張國榮、黃耀明、張敬軒、關(guān)錦鵬等等公開出柜的藝人,而沒有出軌的隱形gay在圈里也很多,他們只是迫于各種壓力,不敢出柜。
但為什么文娛體圈和成功人士里gay很多呢?難道是阿喀琉斯的水仙花效應(yīng),自己太優(yōu)秀導(dǎo)致看不上其他異性了?
可能這種解釋太片面,在這樣的群體中往往只有優(yōu)秀者——那些具有更好的教育、職業(yè)、收入、階層等背景的人,才更可能公開自己的性傾向或性別認(rèn)同。比如,一個跨性別的性工作者或身體殘疾的同性戀者,往往更愿意隱藏自己并以此尋求保護(hù)。而且他們?nèi)菀壮雒⒊晒赡芘c他們的成長經(jīng)歷有關(guān)。“同性戀者在其成長過程中總是不斷地閃躲,要越過一些障礙才能了解自己、找到自己想要的。”斯奈德說,“這個過程中他們就獲得了三個強大的技能:適應(yīng)能力強、善于直覺式交流、更傾向于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這些技能的獲得可以讓同性戀高管更加注重員工的個性,能讓難伺候的員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工作潛力。
既然自古就有同性之間的戀情存在,那為什么這幾年中我們才大量接觸到這些消息?是同性戀人數(shù)增長了嗎?其實并不是,而是隨著開放的深入,更多的人敢于向過去壓抑人性的社會說不,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權(quán)利,敢于表達(dá)自己的性取向;所以,這是社會進(jìn)步的一種體現(xiàn)。更有人說:我愛的人只是碰巧和我一個性別而已。于是,漸漸地,同性戀情侶越來越多,甚至有一些還得到了認(rèn)可,結(jié)婚組成了家庭。在國際上已經(jīng)有21個國家全境承認(rèn)同性婚姻合法。
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對于同性戀的朋友們給予平等的對待,不要用各色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因為每個人都是需要尊重的。